家有喜事,天工弘韵”,近日江西宴席市场掀起一股“红色浪潮”,四特推出新品天工弘韵,以“老酒之上·天工之酿”为核心主张,精准切入喜宴用酒市场,用一瓶好酒,致敬人生重要时刻。
“天工”二字凝聚了四特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创新,凸显了四特不可复制的陈年老酒资源实力;“弘韵”谐音“鸿运”,有“喝弘韵,开鸿运”的深层含义,不仅讨个好彩头,更让喜庆氛围饱满。
这款酒以热烈的中国红为底,鎏金为缀,堪称中式喜庆美学的典范。经典天球瓶型圆润饱满,暗合“天圆地方”的哲思;瓶身点缀的宝相花纹,承载着“富贵吉祥”的祝福。将其置于家宴桌案,即刻成为视觉焦点,喜气扑面而来。
“300元+”价位精准卡位
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天工弘韵不只是一瓶美酒,更藏着江西人的体面,盛着团圆的温情。
这款喜宴用酒,确实够独特!它巧妙地融合了浓、清、酱三种香型的特点,带来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入口醇甜、柔和顺口,饮后回味悠长,整体感觉非常舒适。有酒友表示,这款酒初次品尝就像“挖到宝藏”,越品越觉得香浓醇厚,回味无穷。四特·天工弘韵以368元/瓶(45%vol)和398元/瓶(52%vol)双规格切入市场,这个品质,性价比确实可以!
在江西人的记忆里,四特酒从不是普通饮品,而是扛起江西白酒产业脊梁的领军者。自1952年建厂至今,四特开创了“特香型”白酒品类;从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到跻身省级非遗,旗下产品获评“江西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等称号,四特酒用七十余年时光,将一瓶瓶酒酿成了承载赣鄱情怀的团圆符号。对江西人而言,四特酒承载的是无需言说的身份认同,是藏在岁月里的共同记忆,更是风土与乡情交织的深层共鸣。
权威数据显示,随着白酒消费结构持续迭代与品牌竞争格局分化,300—500元价格已成为宴席市场的主力军,不仅是区域品牌与全国性名酒正面竞争的高频带,更是检验品牌产品力和战略执行的关键区间。
四特凭借天工1972、天工1988等系列酒,已在高端价位建立品鉴与收藏型产品形象。此次天工弘韵的推出,意味着“天工”正式进军300+价位段宴席与礼赠市场,这既是四特对当下白酒缩量竞争场景下沉需求的及时响应,也是天工产品矩阵的进一步完善。
“老酒之上”强大支撑体系
懂酒的人都知道,好酒的灵魂在于工艺与时间融合。天工弘韵承袭《天工开物》记载的“清江土烧”古法,依托四特独有的“活文物”四特酒窖,为微生物营造了“栖息秘境”;七十多年不间断酿造的老窖池,孕育出丰富菌群;基酒选自万吨地下酒池群,经“2年陶坛窖藏、3年地下酒池恒养、1年不锈钢罐群定型”的“231工艺”储存,每一滴都是6年以上基酒搭配30年以上老酒调味,入口就是时间的味道。
四特酒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生态条件没的说。厂区的101车间,坐拥600余口老窖池,四特酒的很多高端酒体和特色调味酒体,皆从此酿制,保证了特香风韵的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企业雄厚的产能与储能实力是四特酒的坚实后盾。四特酒拥有祚延园、承延园、阁皂山三大酿造基地,年基酒产能6万千升,总储能达11万千升,其中包括华东地区最大的地下恒养酒池群,常年老酒存量达2万千升以上,为江西省产储能第一、特香品类全国第一的白酒品牌。雄厚的产储能矩阵、丰富的老酒储备,不仅让四特酒成为特香型品类这一精细化赛道名副其实的引领者,更为“老酒之上·天工之酿”老酒战略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大支撑。
“天工之酿”诠释卓越酒质
除了出众的颜值,天工弘韵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仍源于其卓越的酒质。
四特酒厂,是“因品质而立品牌”的企业,清代娄源隆酒坊以品质之特优,在酒坛张贴四个“特”字,遂成名了“四特酒”;上世纪80年代,著名白酒专家团以品质之独特,“特就是特香”,开创了“特香型”;近年来,四特酒对品质加大投入,酿造技艺、品质管理全线升级,设置143个质量控制点、392项标准,并依托江西省酒类唯一通过CNAS认证的实验室进行科学验证,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与安全可靠,展现出一家老牌白酒企业穿越周期的品质势能。
天工弘韵坚持以优质粮食为原料,由酿酒大师手工慢酿,大大提升了品质。倒酒入杯,酒体微黄透明,香气优雅舒适,陈香、酱香与米粮香的复合层次清晰可辨。它以单一主粮实现浓、清、酱三香的和谐统一,这份“一口三香”的体验,既是特香型工艺的绝佳诠释,也是江西人熟悉的“家乡味”。
眼下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天工弘韵依托“天工”的高端品质认知、“弘韵”的东方美好寓意,以及中价位黄金带的强市场包容性,深度绑定“喜事”场景,既增强了经销商信心,也为强攻双节宴席市场明确了方向。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