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发展机遇:不确定中寻稳定 于变局中找商机

丛酒网|2024-06-28 10:28:43

近年来,中国进口食品市场一方面表现为进口食品需求总量持续提升;一方面是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这对进口食品供给持续提出新要求。

5月28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在第六届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进口食品行业论坛上分析了中国食品进口的趋势和发展新机遇。

640.jpg

进口食品发展趋势

食品进口在中国农产品进口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中国进口食品额为1,385.9亿美元,中国农产品进口达到2,341亿美元,进口食品占农产品进口的一半。在2014-2023年间,农产品进口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进口食品同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高出农产品进口四个百分点。进口食品比重也在逐年扩大,2014年进口食品占整个农产品进口的比重只有42%,2023年已经占59%,高出17个百分点。于露表示,食品越来越成为农产品进口中的一支有力生力军。

中国食品进口来源地呈现多元化和集中态势。2014年中国食品进口来源地有163个,2023年达176个,增加了13个。食品进口很多需要有市场准入,这反映了中国食品进口市场中未来的确定因素。巴西、美国、泰国、澳大利亚四个进口来源地占中国进口食品总额的64.1%,再加上新西兰、印尼、俄罗斯、越南、法国、加拿大,一共十个最重要的来源地。这十个来源地的进口食品产品不仅多元化、集中,而且相对稳定。

进口结构越来越扩大,进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农产品进口历来是逆差,进口大于出口,2023年进口大于出口(1,300多亿美元),十年间逆差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以上。进口大于出口,而进口以国计民生为主。但2023年,进口中涉及国计民生的产品依然是坚挺的,比如肉类,2014年进口额只有59.1亿美元,到2023年达到27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远高于进口食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6%。国计民生的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增长的态势在持续。同时,进口产品中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部分新产品不断涌现,比如糖、可可巧克力,十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粮食产品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干坚果由最初5.4亿美元到2023年的26.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20%,达到19.3%,饮料由当初5.1亿美元增长到19.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1%,调味料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这种趋势的变化预示着中国市场中消费者对于进口食品的需求基本面没变。进口食品分布仍然是以大城市、主要省会城市、主要消费地为主。

进口市场不稳定因素

于露认为,中国食品进口市场受经济不确定性、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多发、风险汇率问题、进口替代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对于粮食安全的威胁。今年以来,很长时间以来各地不断有突发恶劣天气发生,这直接影响到各种农产品农食产品的产量,未来供应量到底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点。

全球食品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2022年3月,食品价格达到最高点,今年以来开始有所下降,但仍然在高位运行,每一轮的上升都是不同的品类所推动。4月份的上升最大增长点是来自于肉类增长的推动,环比价格指数比3月份上升了1.9个点,还有粮食和植物油,分别上涨0.3个百分点。

疫病疫情对于畜牧产品的影响。肉类生产面临着疫病问题,比如猪肉,有瘦肉精问题、非洲猪瘟问题,牛肉又面临着蓝舌病和疯牛病问题,禽肉有禽流感的问题。于露说,基于此应该更加关注世界卫生动物组织所发布的关于非典型性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以及如何看待区域化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整体贸易形势产生影响。

消费升级问题。于露认为,消费降级不只是中国市场的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消费者都在认真思考如何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最好的食品,这对于所有从事农产品行业全产业链上的从业者都是很大的挑战。如何优化产业链的分配,如何把产业链效率提高到最高,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要符合消费趋势,而不是寄希望于它怎么反弹,中国有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既要从消费端发力,更要从产业端发力,产业端降成本、控成本、提高效率最优,刺激消费者不断提高消费能力,这是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寻找稳定的商机

于露认为,食品进口市场最大的稳定来自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承诺。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04年,继而到现在,中国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这些奠定了进一步稳定和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的前提。于露分析了三个增长最快的点:一是2004年入世之后,农产品贸易尤其是食品进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第二个点,2007年增速达到40.6%,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到位,不断释放出活力,2012年增速达到36.6%;三是2021年增速达到25.4%,增长除了价格原因之外,更多来自于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我们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对世界的承诺是不会改变,这是最稳定的因素。

进口食品的来源地不断扩大。农产品食品进口需要准入,进口国别数量不断在提高。2023年海关新增准许51个国家和地区146种次优质农食品输华。海关248-29号令发布以后,目前在海关注册系统上有效国外供应商已经达到76,100多家,这么多稳定的供应商以及这么多国别的进一步开放,使得中国的消费者、中国进口商的选择性越来越大。

中国不断下调进口关税。中国2018年两次自主下调关税,2022年1月1日又对包括90个农产品税号在内的产品降低关税和临时性关税。2023年1月1日开始对部分农产品和食品进口采取降低关税的措施。中国目前进口关税平均约束水平在4.4%,是相当有竞争力的水平,也相当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对外开放所展现出来的实质性举措。

中国不仅是WTO中有责任的成员国家,而且不断开拓,跟贸易伙伴商讨自贸协定。目前中国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涉及29个国家和地区,零关税水平的产品覆盖率已超过90%。于露认为,很多产品之所以有竞争力,比如澳大利亚牛肉,在2023年肉类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澳大利亚进口依然保持稳定,且略有增长,这是得益于自贸协定的签署。于露呼吁,国外出口商们如果希望产品更有竞争力,可以跟所在国家或地区提出跟中国商谈自贸协定。自贸协定的签署不仅有利于中国消费者,也有利于出口商本国产品,提高整体产品水平在中国的竞争力。

什么产品能成为未来大家可期的产品?于露认为,新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未来会有可期的前景。在美国素食主义者占40%,食肉人群占60%,在中国这一比例分别是46%和54%,在欧洲主要国家基本上是在46%和54%的水平,德国是相反,60%和40%。食肉人群依然存在,对肉类产品的需求是刚性需求以及国计民生的产品需求,从事传统肉类产品的企业千万不要气馁,肉类永远是全球消费者最可期待的产品。

未来需要做的是要和全球行业联合起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助力。从受精卵、种子、饲养过程、饲料等环节进行合作,是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

2024年9月2日-4日,第七届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将于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敬请期待。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丛酒网”的所有文章,均为丛酒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丛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丛酒网)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展会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